位于我市的全国首个国家级中药材质检机构——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日顺利通过国家认监委、认可委专家组的实验室认可、检验机构认可、国家资质认定“三合一”评审。这意味着该中心今后出具的检验数据,将被国家认可、国际互认,正式成为立足安徽、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公益性检验检测平台。 7月21-23日,评审专家组通过现场试验、现场演示、见证资料核实等检查活动,对认可准则要求的全部要素和中心申请认可的全部技术能力进行逐项核查。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亳州市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要求适当并能有效实施,检验工作程序符合药典、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各种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完全具备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能力。 此次“三合一”评审顺利通过后,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数据将被国家认可、国际互认,成为立足安徽、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公益性检验检测平台,将为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随着我市现代中药产业高速发展,中药材监测、科研等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现代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我市在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基础上,申请筹建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于2014年9月开建。 据介绍,作为国内首个国家级中药材质检机构,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投资6800万元,占地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中药材实验室面积约8000平方米,拥有气(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可以开展检验中药材产品595种、40个参数的检验检测。 据悉,该中心在建设期间,便开展了多项中药材科学研究工作。除了有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家质检总局以及省、市科技部门立项外,该中心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帮助156家企业完成白芍、甘草、菊花等847批中药饮片检验工作。(记者 杨文刚) (责任编辑:NO.001) |